

2024年11月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圆满落幕,这场蓝天盛宴,举世瞩目,众多新展品、新技术、新成果集体亮相,实现“陆、海、空、天、电、网”全覆盖,充分展示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重大成就!
在距离“珠海航展”百多公里外的侨乡台山,百年前也有着这么一群人,他们虽身处他乡,但在祖国危难之际,他们仍满怀激情,出钱出力,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孙中山先生倡议的“航空救国”思想。
孙中山先生的“航空救国”思想
孙中山先生题写“航空救国”(来源:网络)
近代以来,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民一直都在寻求一条救国图强的发展之路。为了实现外御侵略,内除军阀,统一全国的目的,孙中山先生大力提倡“航空救国”。
1910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同盟分会,倡导华侨筹建飞机公司,造飞艇、造飞机,并在写给同盟会的信中说:“飞艇练习一事,为吾党人才之不可缺。其为用自有不可予计之处。”同时,他还积极鼓励华侨青年学习飞行技术。1911年,孙中山先生致信旅美的革命党人,提出飞机和建空军对革命事业的重要性。1912年他又提出包括机场(航空港)建设、飞机制造、航空人才培养与训练,空军建设与攻守演习及列强远东远征空军与我国国防等“救国计划”。在他的倡议下,1913年中国同盟会在美国创办了飞船公司,并很快仿制了一架双翼飞机。随后又在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地创办了航空学校,培养航空人才。
民国时期发行的航空救国券(来源:网络)
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大元帅府下设航空处,后又升为航空局。1923年7月,他与夫人宋庆龄参加了在广州大沙头机场举行的飞机试飞仪式,并题写下“志在冲天”和“天下为公”两个条幅。后来在他的指令下,又组建了广东军政府航空局,筹办航空学校,创办飞机修理厂和制造厂。这批航空骨干后来成为讨伐两广地方军阀和参加北伐战争的重要航空力量。
孙中山和宋庆龄与洛文士号合影(来源:网络)
台山华侨的“航空救国”行动
从孙中山先生创办航空学校,培养航空人才,再到设立航空局,开办飞机制造厂,一步步发展航空事业的过程中,随处都可以见到台山华侨的影子。
台山是著名的侨乡,海外华侨华人分布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素有“中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之美誉。台山华侨虽远在他乡,但台山华侨的家国情怀依然深植于心,他们关注祖国兴亡,关心家乡发展,总在祖国、家乡困难之际,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
台山华侨青年对孙中山先生的“航空救国”思想尤为推崇,他们积极研习航空技术,培养航空人才。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在海外创办航空学校,立志为祖国培养优秀的飞行人才。还有些台山华侨毅然回国,积极参与创办航空学校和飞机制造厂,并踊跃捐款购买飞机,以实际行动支持祖国的航空事业发展,为我国的抗战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台山又有了“华侨航空之乡”的美誉。
创办航空学校
据《广东台山华侨志》记载:“九一八”事变后,美国旧金山、波特兰、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菲尼克斯、图森、檀香山和加拿大的华侨抗日团体纷纷办起了航空学校。其中,波特兰、旧金山和纽约等3所航校办得最好。
美洲华侨航空学校第一期学生合照(来源:《华侨与抗日战争》)
波特兰航空学校由华侨梅志新于1931年10月筹办,共开办两期,培养华侨飞行员36人,其中回国服务32人,台山籍的有陈瑞钿、李月英、黄桂燕等。
纽约华侨航空学校于1932年12月开办,学成归国的台山籍飞行员有梅赞、翁有赦、陈文贤、伍辉扬等。
旧金山航空学校于1933年2月创办,由华侨李圣庭任校长,共开办三期,培养飞行员85人,其中78人回国服务,台山籍的有陈锡庭、刘福庆、林觉天、翁荡雁等。1941年,旧金山航空学校停办,它是开办时间最长、培养飞行员最多的一所航空学校。
开办飞机制造厂
抗日战争期间,台山华侨在国内外均由开办有飞机制造厂,生产飞机或零部件,援助抗战。
在国外,台山籍旅美华侨邝炳舜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他曾说,“我海外侨胞,既未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则对情同纳税之义捐,尤应竭力输将,以尽国民之职责”,后他又在中国航空协会美洲总分会《航空救国特刊》撰文,“日寇肆意轰炸,我非战区惨受荼毒,为祸之烈,诚属空前浩劫。然我人民牺牲报国,毫无怨恨,惟求抗战胜利,而不计及目前之祸害。但急起直追,积极扩充空军,以求克敌致果,还我山河者,则海内外民众所应勠力同心协助政府,早日图成者也”。1942年,邝炳舜多方筹集资金(其中,他个人捐资10万美元)在美国旧金山开办了中国飞机制造厂,亲任总经理。工厂于1944年投产,仅一年就生产了1000架轰炸机后段机身运回国,支持中国空军抗日。
邝炳舜
在国内,1927年,留美归国的航空工程师台山华侨梅龙安出任广东东山飞机厂厂长,利用备份发动机、零件,加上国产木材等,自行研制飞机,并冠名“羊城”号。“羊城”号系列机型中的第一架于1928年首飞成功。其后该系列飞机又先后生产了9架,包括侦察型、教练型、轰炸型等,由此,该系列机中除发动机外,都实现了国产化。“羊城”号系列飞机是我国早期航空工业自力更生研制飞机的典范。1937年,梅龙安接管韶关飞机制造厂。他和开平华侨周宝衡、林福如隐姓埋名,扎根粤北山区,继续制造“复兴”号飞机。韶关飞机制造厂的生产“复兴”号飞机,填补了中国不能制造战机的空白。
韶关飞机制造厂(来源:《“飞虎”精神永驻侨乡 台山华侨与“飞虎队”抗战史迹》)
捐款购买飞机
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的华侨华人积极捐款购买飞机,以支援祖国抗日。尤以美国和加拿大的华侨捐献的热情最高。据《广东台山华侨志》记载,当时纽约和萨克拉门托等地的抗日团体规定,每人每月额捐购机费10—50美元。波特兰的华侨为庆贺陈瑞钿在1937年8月14日空战中击落6架日机,当即募得3万美元,加上美国军部拨款共10万美元,从波音公司买了3架教练机,分别命名“民族”“民生”“民权”献给祖国。据统计,在美国,华侨为“航空救国”的捐款就达200万美元。1937—1945年,美国华侨捐献的飞机就有60多架,其中半数以上都是台山华侨所捐献。
舍生忘死“航空报国”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攻香港。12月25日香港沦陷,五邑地区侨批进出口的最后一条生命线中断了;同年,台山两次沦陷,1943年又出现了大饥荒,侨乡民众陷入了苦难的深渊,据统计,台山在战时饿死了超过15万人。汇路的中断,家乡的沦陷,让海外华侨心急如焚,他们成立了抗日救国团体,纷纷参加抗日救国运动。抗日战争期间,全美洲华侨共捐款6900多万美元,而很多在美国的台山华侨,他们为了打通汇路,捐献了30余架飞机支援抗战。1941年8月11日,“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正式成立,由于该队在P—40战斗机身前用凶悍的虎鲨为标志,故名“飞虎队”;同年9月10日,第一批美国航空志愿队飞行员历尽艰辛从旧金山向中国、缅甸、印度战区挺进,这支队伍中,95%为美籍华裔。1941年12月8日,中国航空公司开辟了重庆——昆明——腊戌——加尔各答国际航线,重新开通了美洲侨批进入侨乡的通道;1942年4月29日,日军攻占了缅甸腊戌,上述航线改为重庆——昆明——印度汀江——加尔各答国际航线,这就是被世界航空史和军事史上称为“死亡航线”的空中战略运输线——“驼峰航线”。驼峰航线开辟后,许多美国华侨回国参加对日空战。据统计,二战期间曾在美国军队服务的华裔总共约有2万名,以台山籍居多,其中,参加空军的台山籍飞行员就有50多人。
美洲归国华侨航空员留影纪念(来源:网络)
据《台山华侨志》记载,抗战期间,中国空军飞行员34人共击落日机63架,其中台山籍飞行员黄新瑞、陈瑞钿、马庭槐、苏英祥、马国廉、伍国培、余平想等人共击落日机22架,另合作击落8架,合计30架,涌现了陈瑞钿、黄新瑞、马俭进、李月英、黄桂燕等“空中飞将”“虎将”“女飞将”。
1988年3月,广东省航空纪念碑在广州的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烈士墓园内落成。碑上刻有255名广东航空英烈的名字,当中有79名是华侨子弟,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台山籍就有31人。
广东省航空纪念碑
2024年4月3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通过钟山风景区官方网站公布了航空烈士公墓英烈碑完整名单。首批公布的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共1468名,其中台山籍的英雄就有36名。
部分航空英雄介绍
抗日空军牺牲第一人——黄毓全
黄毓全(1904—1932),祖籍台山四九镇坂潭长安村,生于美国加州。1924年,任教于美国华侨创办的三民飞行学校。1926年回国,先后任广东航校教官、中央航空第六队分队长、副队长等职。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2月5日,刚新婚归队的黄毓全目击敌人的凶残,义愤填膺,当即驾机迎战,飞机失控坠地,光荣殉国,年仅28岁。
台山石花山内“黄毓全烈士纪念碑”
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赠送了一架国产歼5喷气战斗机,机身上写有“赠给英勇架机抗击日寇第一个为国捐躯空军烈士黄毓全的故乡——著名侨乡台山”。
近代航空事业先驱——黄光锐
黄光锐(1898—1985),台山白沙镇龚边田心村人。少年赴美谋生。1916年,他通过勤工俭学和亲友资助,自费到美洲飞行学校学习,取得美国飞行执照。1922年回国,历任大元帅府航空局第一飞机队队长、广东航校教官和校长、广东空军第一飞行大队司令、广东空军司令、中央笕桥航校校长、中央航空研究院院长等职。“七七事变”后,黄光锐调任中央航空委员会副主任;1939年任空军总指挥部军政厅厅长,他倡建的航空研究院在成都成立,培养了我国第一代高级航空工程技术人员。
空中虎将——黄新瑞
黄新瑞(191—1941),台山四九镇虾塘长乐村人,10岁时随母亲到美国定居,18岁入洛杉矶中华会馆集资开办的航空学校学习飞行,后又进入屋仑市飞行学校深造。1934年回国,任中国空军17中队分队长,是年8月14日,日军轰炸南京空军基地 ,他与中队长黄泮扬架机迎战,各击落日机1架,中国空军首战告捷。后历任广州第29驱逐中队队长、五大队队长,率队参与过南京空战、汉口空战、广州空战等。其中,1938年4月13日,在广州空战中一人击落敌机3架,被誉为“空中虎将”。1941年3月14日,在成都空战中为国捐躯,年仅27岁。2020年9月2日,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中华战鹰——陈瑞钿
陈瑞钿(1913-1997),祖籍台山大江镇六村,生于美国。1932年毕业于美国波特兰航空学校。同年回国加入广东空军,先后任少尉飞行员、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教官、中尉分队长、少校大队长。参加过杭州笕桥大捷、武汉空战和南京保卫战等重大战役。参战期间,单独击落日机5架,合力击落1架。1939年负伤离队就医,1945年重返祖国,飞越“驼峰航线”运送战时物资。1997年10月被追封为美国空战英雄馆的第一批美国空战英雄,成为美国二战中第一位华裔空战英雄。
女飞将——李月英
李月英(1912-1944),祖籍台山大江镇水楼村,生于美国俄勒岗州波兰特市的华商家庭。1932年毕业于美国波特兰航空学校。1942年加入美军妇女飞行队,成为美军中首位华人女飞行员,常驾驶运输机往返于美英之间,是中国妇女飞越大西洋第一人。1944年,架机执行任务时牺牲。她是第一个华侨航空女战士。
资料来源:《台山县志》《广东台山华侨志》《“飞虎”精神永驻侨乡——台山华侨与“飞虎队”抗战史迹》等
![]() |
手机网页端 |
主办单位:江门市档案馆 查档电话:0750-3272218 邮箱:jmsdag@jiangmen.gov.cn | |
技术支持:广东迪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EL:400-183-6868 FAX:0750-3973004 | |
备案编号:粤ICP备14002492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