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泽成(1915~1942年),又名李鹰杨、黄天荡。原籍新会县紫坭乡东观里(今江门市城区),出生于天津。民国19年(1930年)随母、兄、姐等5人回江门。同年秋,在新会县立二中读书。民国22年9月在广州广雅中学读高中,加入进步学生组织行社读书会。民国25年在中山大学政治系读书期间,适逢其父母先后去世,加上日军侵华,经济甚为拮据,要靠亲友资助和写稿来维持生活。国破家亡的悲惨遭遇,使黄泽成自觉地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并加入中山大学救亡协会,接受革命教育。不久,又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秘密组织“突进社”。接着,由该社派他参加广州学生救国联合会(广州地方学联),成为该组织5个核心成员之一。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26年(1937年)8月,根据党组织指示,参加统战群众团体救亡呼声社,担任研究部负责人,主编《救亡呼声》旬刊,亲自撰写宣传共产党抗日和统一战线的文章。
翌年1月1日,在中共南委推动下,由8个抗日团体联合组成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简称“抗先”),被选为“抗先”临时工作委员会成员。同年4月,中共广东省委成立,黄泽成担任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共广州市委青年部长。10月广州沦陷,“抗先”队撤离广州,11月在广宁成立“抗先”总队部,黄泽成先后任总队部委员会常务委员、代总队长、组织部长、秘书长、会宁特派员。民国28年11月,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企图统一青年运动,强迫“抗先”解散。
民国29年(1940年)夏,中共广东省委调黄泽成到开平县,任中共广东中区特委委员、宣传部长兼青年部长,负责联络中共开平县委工作。当时抗日环境恶劣,党内思想复杂,黄泽成勤奋学习,博览群书,积极编写群众、青年运动专题资料,在开平县楼岗南阳里、赤坎横桥头及新会县司前等地对党员进行宣传教育。编辑内部刊物《干部学习》、撰写《中国问题讲授提纲》、编印抗战歌曲集、办《学生知识》刊物等,宣传共产党抗日主张、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
黄泽成任中区特委委员期间,生活艰苦朴素,常常步行六、七十公里,来往于恩平、台山、新会之间,开展地下工作,深受群众拥护。因长期积劳成疾,于民国31年(1942年)初夏,得伤寒病,且日趋严重。党员黄元湛知情后,送黄泽成进三埠五邑民众医院医治。同年5月,黄泽成在生命垂危之际,仍念念不忘党的领导人的安危。当时中区特委书记刘田夫去湛江与上级党组织联系,在约定时间未回,黄泽成写下遗言:“我要走了,我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您(指刘田夫)能否安全回来,我很怀念您,祝您平安而归。”黄泽成最终医治无效,于民国31年6月20日病逝于五邑民众医院,年仅27岁。
![]() |
手机网页端 |
主办单位:江门市档案馆 查档电话:0750-3272218 邮箱:jmsdag@jiangmen.gov.cn | |
技术支持:广东迪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EL:400-183-6868 FAX:0750-3973004 | |
备案编号:粤ICP备14002492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