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档案馆二维码
邑地烽火
作者:转载江门日报4月10日A06版     
发布时间:2015-04-10
[ 字号
]
转发至:
 

       

        旺冲村还存留着两座由黄泥沙建造的碉楼,经过风吹雨打依旧挺立,楼体上还能看见当年激战留下的弹痕。

         

       

        旺冲村的青砖碉楼目前还保留了四座,村里还出资对碉楼楼顶进行了修缮。

         

            新会区崖门镇旺冲村,这里民风敦厚,是著名的侨乡,也是革命之乡。近日,记者来到旺冲村,村党支部书记陈宇清带领记者参观当年旺冲抗日碉楼遗址,讲述旺冲光荣的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
    1939年,旺冲成立党支部,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江南地区的重要的据点。这期间,一批优秀党员以图强小学(现名旺冲小学)为阵地,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开展抗日活动。随着江会的相继沦陷,日军为了控制崖门水道,开始向三江和古井进犯,中共旺冲支部领导着旺冲军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文/图 江门日报见习记者
    谌磊
    史海纵横
    6座碉楼见证军民抗日事迹
    来到旺冲村,随处可见青砖老屋,大多数是当年华侨回乡建造的,有近百年的历史,现在依旧保留下来了。陈宇清告诉记者,当年的旺冲村民大部分都是华侨,在国外赚钱后回到家乡,并支持家乡的抗日运动。如今村中存留着当年建造的6座碉楼,其中4座是青砖构建,两座是黄泥沙构建。这些碉楼屹立村中,像一座座历史的丰碑,见证着旺冲军民抗日事迹。
    陈宇清告诉记者,早在抗日战争初期,在广州读大学的青年学生陈桦钜,与妻子从陕北“抗大”学习回到旺冲家乡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当时以旺冲小学为阵地,成立了旺冲的第一个党支部,陈华钜担任支部书记。记者来到旺冲小学,看见旁边就是旺冲村的祠堂(永茂陈公祠)。当时祠堂被作为校舍,祠堂分为前厅、大厅和后院三部分。
    在旺冲小学内,进步青年组织“抗日先锋队”(简称“抗先”)和“妇女抗敌后援会”(简称“妇抗”)也先后成立。青年抗日先锋队当时由陈华钜负责,他带领全体“抗先”队员积极开展工作,一时间旺冲村里的群众抗日情绪十分高涨,各种抗日宣传活动十分活跃。
    如今的旺冲小学,已经成为旺冲村文化中心。当年旺冲小学的地下党员,白天为学生上课,夜晚和课余时间通过家访的形式走家串户,发动群众投入革命。同时陈华钜还被选为旺冲乡长,发动华侨捐款,购买枪10余支,建立乡自卫队和模范壮丁队武装,动员群众抗日救国,保卫乡土。
    6位青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940年4月12日,旺冲党支部收到情报,说日军将过江进犯,旺冲党支部立即集合了五六十名自卫队员进行抗战动员部署。上午9点多钟,如情报所述的一样,日军盘踞在古井的二百多名日本鬼子,乘着十多只橡皮艇,沿着银洲湖东岸进行侵扰。接到日军出动的消息后,旺冲党支部立即按计划部署,一面掩护全村的老弱妇孺有组织地向望牛岭方向撤退,一面组织模范自卫队的武装民兵开赴前线迎击来犯日寇。
    上午十点钟左右,日军橡皮艇从银洲湖东岸的马山和卒仔山渡海直向凤山方向扑来。一时间日本鬼子的小钢炮、迫击炮,以及轻重机关枪一起向凤山袭来,密集的炮火在凤山上开花了,凤山上一棵棵大松树被炸翻了,炸倒了,炸断了。同时,凤山上的守军也用猛烈的炮火还击日军,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守军撤离凤山,日军随即占领了凤山制高点。
    同时,日军分出一部分兵力,乘橡皮艇进攻旺冲冲口,在冲口的渔民村登陆。这时,防守在八角庙一带的旺冲模范自卫队,在黄芬的率领下,凭借着葵林的围基,进行截击。敌人拼命还击,战斗相当激烈。另一路日本鬼子从石厂杀来,梁和洲率领的旺冲自卫队,凭借着北楼前竹基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在多方阻击下,日军被迫窜下了冲沟,眼看处处是民兵,到处是自卫队的顽强的抵抗,被压在沟底的日本鬼子无法动弹;中午十二点钟左右,见形势不妙,日军狼狈地撤退了。
    日寇撤退时不但把旺冲冲口的渔民村全部烧光了,而且还将停在冲口一带的二百多艘大小船只全放火烧掉。日寇撤走之后,旺冲模范自卫队又将全村的老弱妇孺都接了回来,下午四点钟左右,全村的群众都陆续安全回来。这场日本鬼子的扫荡,以旺冲军民的胜利而结束。这次旺冲自卫队团结了旺冲附近几个村的自卫队一起顺利粉碎了日寇的进攻。到此时,旺冲军民第一次在自己的家门口打败了武装到了牙齿的日本鬼子。
    在这场战斗中,陈华钜、陈礼泉、陈北长、钟社连、陈追葳、陈巧许等旺冲6位优秀青年为国家献出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他们都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其英名铭刻在凤山上的崖西革命烈士纪念碑上。
    观点
    新会区崖门镇宣传文体办主任陈福文:
    旺冲抗战得到了华侨的支持
    由于历史的原因,旺冲村民大部分都是海外华侨,他们在国外赚钱后,纷纷回到家乡捐资捐枪,积极支持家乡的抗日运动。当时回乡华侨为了保卫家眷安全,许多人纷纷购置枪支用来自卫。抗日时期,在乡公所的号召下,侨眷们纷纷把自家的枪支借出来。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借枪,保卫家乡”。就这样,大家你一支,我两支,总共凑齐长、短枪40余支,分发给“抗先”队员人手一支。
    不仅是捐枪,当时旺冲乡公所还写信给身处海外的华侨,筹募抗日经费。当时在香港的乡亲,以及海外的侨胞收到信后,纷纷向家乡汇款,支持家乡的抗日事业。据统计,旺冲当时共募集到抗日捐款港币1万多元。当时,作为“抗先队”负责人的陈华钜,同妻子率先拿出了1000元港币,作为乡里抗日救亡活动经费,大大鼓舞了侨眷们的抗日热情,大家纷纷捐资支持抗日。

【关闭窗口】
手机网页端
主办单位:江门市档案馆 查档电话:0750-3272218 邮箱:jmsdag@jiangmen.gov.cn
技术支持:广东迪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EL:400-183-6868 FAX:0750-3973004
备案编号:粤ICP备14002492号  
 粤公网安备:44070302000670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