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档案馆二维码
求实创新 “四变”显成效
    
发布时间:2013-12-03
[ 字号
]
转发至:
 

1954620627日,新会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上,时任新会县县长党向民在《政府四年工作报告及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中,提出了新会县“要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把新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新会”的奋斗目标,为此,“在全县展开一个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增产竞赛运动”要求全县人民组织成合作社,使“荒山变成果园,河流变成鱼塘,稻田变成粮仓,农村变成花园。”(简称“四变”,下文同)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与实施,体现了当时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也激励着全县人民积极投身改造田园村庄,改造荒山河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

以“四变为愿景的增产竞赛运动提出的背景

新会县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东部和中部是冲积平原,沃野千顷,河网密布,灌溉便利,是鱼米水果的盛产地;西部、北部和南部,大部分是丘陵地区,小山绵亘,耕地多是沙质红壤土,一般比较干旱瘦瘠,荒山荒地很多,开发前途很大。解放初期全县耕地109万亩,山地93万亩,围堤河傍1000公里,均可以发展农林业。由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常青,是农林渔牧全面发展的有利条件。但解放前,上述的有利条件根本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荒山秃秃,围堤破烂,城乡环境恶劣,生产水平很低,粮食不能自给,人民生活非常贫困。

1953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全国掀起了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高潮。如何带领新会人民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正确选择适合本县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县委、县政府全面分析了全县经济发展形势,认为,虽然经过解放后三年的经济恢复时期,但全县工业受基础落后、建设资金缺乏的制约,建设困难较大。而发展农业经济却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方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开发利用起来,另一方面干部群众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能够因势利导地把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引向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中去。与此同时,广东“一五”计划也明确:“我省在国家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时期的任务:应把以发展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生产作为第一任务。”根据这一工作重点和省委对发展农业的指示,结合新会的实际情况,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论证后,把发展经济的战略重点确定为发展农业,其工作思路应在“变”字上大做文章,一个以“稻田变粮仓,河流变鱼塘,荒山变果园,农村变花园”为愿景的增产竞赛运动,经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成为“一五”计划时期新会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成为新会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以“四变为愿景的增产竞赛运动实施成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四变”口号提出后,得到全县干部群众的普遍拥护和响应。为使“四变”成为现实,从1954年下半年起,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实现“四变”这个宏伟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带领全县人民开始了改造新会山河大地伟大实践。

——荒山变果园。造林种果,绿化大地,发展经济、优化生态环境,是县委县政府提出荒山变果园的战略思路。19546月,县委、县政府根据全县有荒山93万亩的状况,提了宜林即林,宜果即果,三年绿化全县荒山的奋斗目标。为使广大干部群众增强信心,提高造林种果的技术,县委、县政府重点抓好大泽五和二社种果和开发绿化圭峰山两个典型示范点。1955年秋,大泽五和二社试种柑果40多亩。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群众不相信能在山上种果,为了消除群众疑虑,县委、县政府组织技术干部,研究将传统的“圈枝苗”改为嫁接苗,以适应山地水份较少的生长环境,推广应用。经过科学的栽培管理,至1958年,果树终于结出了甜香的果子,群众看到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结出硕果,深受鼓舞。前往示范点参观的有10多万人。这一示范点的成功经验,对推动全县掀起果树上山的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全面开发圭峰山所起的示范作用更大。圭峰山原是一座有5万亩面积的荒山,1953年建立农场后,发动工人、干部、学生、居民上山造林、修路、开发山地。19546月,县委、县政府提出“荒山变果园”的口号后,进一步加速了建设圭峰山的步伐。仅一年时间,陆续开发山地800多亩,种上各种林木和菠萝、桔橙和荔枝等果树,还种葵树。在山腰筑了一口山塘(人们给它起名“玉湖”),除用来灌溉农田山地外,还养鱼3万多尾,不到两年,鱼重四五斤。19579月,县委又提出向圭峰山进军,把圭峰山变成“宝山”的号召,干部纷纷要求加入改造圭峰山的行列。几年中,分批组织了机关、企业单位的干部500多人参加开发圭峰山,成立机关干部农场,建立一所劳动大学,使干部能一边学习政治理论.一边参加生产劳动,得到很好的锻炼,成为开发圭峰山主力军。经过几年艰苦劳动,到1958年,已栽种各种林木20000多亩,其中柑子、橙子、荔枝果树2400多亩。这个荒山开始成为略有规模的农、林、渔、牧全面发展区。圭峰山建设的示范作用,给全县开发山区、繁荣山区提供了榜样,各级干部群众通过参观学习,都鼓起开发荒山的劲头,向荒山进军的热潮在全县掀起,全县组织176个上山队3500多人,大力开发荒山。除了专业队伍开发荒山外,各社队干部群众也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开展种果造林工作,如环城区城西乡干部和农民,积极投入改造大云山的工作,他们在山顶种下马尾松、山腰种下青梅果树,山脚种下柑桔、花和风景树等;杜阮区龙溪在荒山营造近万亩松林;礼乐区在45公里的大堤上种葵植树,全面绿化大堤。到1958年底,全县共造林育林种果68万亩,基本绿化了全县的荒山,1959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县。

——河流变鱼塘。河流变鱼塘是大力发展渔业经济的一项有效措施,它有见效快,成本低,收入好等特点,推广起来干部群众容易接受。因此,县委、县政府提出河流变鱼塘的口号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热烈响应,积极行动起来,因地制宜地在河涌上采取堵塞或安装活闸网的办法,把它变成鱼塘,大力发展养鱼事业。当时全县有河流20多万亩,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河流自然条件很好,水深适中,底土肥沃,又有丰富的水生动植物,对开展养鱼极为有利。在实施河流变鱼塘的工作中,主要采取两种办法:一是对不来往船只的河流,把它堵塞起来变成鱼塘;另一种是对有船只来往的河流,安装活网把它变成鱼塘,如棠下周郡社,初时经验并不足,只是在一些死水涌小面积养鱼,收成不大。1956初,他们开始进行活水养鱼试验,用一排密密的竹栅拦着口,潮水可以进出,但河口却堵死了,这种办法只能局限于不通行船只的河流,许多有船只通行的河流没利用起来。为了迅速扩大河流变鱼塘的面积,他们先在水流较缓、河面较窄的交通河流安装能浮沉的活闸网养鱼试验,一举成功。然后,他们又在较深较宽的大面河上,装上活动的大铁闸网来拦河养鱼。短短半年时间,就把630亩河流变为鱼塘,当年产鱼10多万斤。他们的做法,在全县起到示范作用。由于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1957年已有16000亩河流改变为鱼塘,当年产鱼49.3吨。到1958年,又增至26389亩,产鱼57.7吨。河流变鱼塘的面积逐年扩大,渔业得到一定的发展。

——稻田变粮仓。为实现这一目标,县委、县政府重点采取“四改、两多、三早、两消灭”的措施。“四改”即改为翻耕,改单造为双造,改大科疏植为小科密植,改落后田为好田;“两多”即多积肥,多选种;“三早”即早播种,早移植,早管理;“两消灭”即消灭水旱灾,消灭病虫害。经过几年的奋斗,全县53万亩挣稿田和5万亩单造田,至1957年全部改为翻耕和双造田,每亩产量增加100200斤;大科疏植每亩原来仅插5000多科的做法,到1956年全部改为12000科,这项改革,在做好管理和增施肥料的配合下,一般每亩可增产一倍以上;全县平均亩产不超过200斤的落后田38万亩,多是重粘土、沙质土、酸性土地、咸矾底、铁锈底、木屎底、砂石底等,从1955年开始改土工作,到1957年,进行彻底改良土壤的有13万亩,经过改良的落后田,在1958年都获得显著的增产,如棠下周郡乡将400亩落后田改良后,早造亩产由250斤增到450斤,落后田成为丰收田。

“两多”。在多积肥方面,积极推广用农家肥、土杂肥和商品肥配合制成的混合肥,大力发展养猪积肥和大面积扩种绿肥等办法,解决稻田肥料问题。到1957年全县积制土杂肥2.7亿万担,解决稻田用肥面积120多万亩。选用良种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农业局积极抓好优良稻种的选、育、推广工作,主要采取评选农家良种和引进新品种的办法去劣推优。如1956年评选农家良种早造有白谷糯、新兴白、宣占;晚造有金山占、福建占、一粒种、金红早、金风雪等。引进新品种早造有南特16号、广场13,晚造有塘埔矮、华南15等。到1957年,全县已有90%的稻田选用了良种,大大地提高了稻田生产的产量。

“两消灭”。在消灭病虫害上,采取以防为主和早治、全面治、彻底治的方针,附加进行挖毁稻根,清除田间杂草,深耕晒白,浸冬浸春,种子消毒,消灭庄稼虫,合理施肥,及时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到1957年大部分地区消灭了水稻的主要病虫害。消灭水旱灾的措施是大力兴修水利,到了1957年共兴修大中小型水利工程近万宗,受益耕地76万多亩,基本上消灭了水旱灾对稻谷生产的危害。

在工作方法上,为了保证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县委、县政府先后在各区乡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和示范农场,除了在技术上对农民进行指导,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种田的技术外,还利用农场栽培丰产田作示范,使农民真正能看得见,摸得着,增强科学种田的信心,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如县示范农场礼乐分场, 1955年建场后,全场水稻耕种面种122亩都是挣稿田,土质粘重排灌不良。经过技术改造,采用上述的科学栽培方法,当年早造平均亩产536斤,比上年早造增产37%,效果显著。又如天亭乡(今属双水镇),全乡稻田15000多亩中有13000多亩是靠天吃饭的高田,而且还有700多亩种单造,4000多亩插挣稿,一向受到水旱两灾,长期收成没有保障。但在1955年后,该乡党支部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有关保障粮食增产的措施,带领群众开展大规模的兴修水利,经过短短两年多时间的艰苦奋斗,全乡共修山塘12个、水陂10个、水闸1l座、涵洞2条、水井27个、引水渠3条、防洪基5处,使全乡稻田有效地避免了水旱灾的危害,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55年亩产480斤,1956620斤,1957年达到700斤。由于在全县实施了上述行之有效的措施,大规模推行各种技术改革和先进经验,保证了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到1958年,全县“稻田变粮仓”,已初见成效,粮食总产量由1953152900吨,增加到1958249407吨,比1949年翻一番。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除了保证全县人民吃粮外,还上调国家余粮79620吨,一跃成为全省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受到上级的表彰。

——农村变花园。变的主要内容:一是搞好以消灭“四害”为中心的卫生运动;二是搞好以美化环境为要求的植树运动;三是搞好以平直方面为标准的修路运动。具体要求所有的大街小巷,村旁屋边,都经常打扫得干干净净,所有的大小沟渠,都挖净疏通,有条件的都改成暗渠引水长流冲洗,所有的公厕都有专人打扫洗刷,加盖密闭,所有低洼和死水池,都填平种树或挖深养鱼,人人搞好个人卫生。农村建设必须作全面规划,有些地方可设新村,建新房者都到新村去建,做到整齐划一,种好树木,美化环境,逐步改变旧的面貌。还要做到县有公路通社队,队有大道通乡村。

为了能够达到上述的要求,全县重点抓好以消灭“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县委、县政府为有效地改变农村卫生落后状况,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促进农村变花园的工作,加强组织领导,于1957年成立县“消灭四害美化农村委员会”,由县委书记陈江天任主任。该委员会制订了全县“消灭四害美化农村工作规划”,围绕农村变花园的工作,在全县城乡大张旗鼓地开展以除四害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当时首先以会城、五和、天马为示范点,从各个卫生部门抽出人力组成三个工作组,分头到各个重点协助发动群众,大力开展以保证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村变花园为目的的“消灭四害、美化农村”爱国卫生运动。以会城镇为例,为消灭苍蝇、蚊子滋生地,发动全镇居民对3200多个厕所进行改建,组织1000多名少先队员分别成立灭蝇队、卫生宣传劝导队,开展拍杀苍蝇和遵守公共卫生的宣传劝导活动,在社会上形成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耻辱的新风尚。从1956年开始,全镇公厕由环卫所统一管理,定出制度、定期清理,粪便运往处理场堆封发酵后,供应农田使用。同时,建立各项卫生制度,大力提倡“美化家庭”,搞好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同时,还动员各方面力量,先后建设了一个有800亩面积的大公园,公园内建有可容2000多人的礼堂,有动物园、游泳池、儿童游乐场、农业展览馆、博物馆、阅览室和许多座亭台楼阁。公园内种有柑、橙、柚、桃、梅等有经济价值的果树8000多棵,松、柏、凤凰等风景树2000多株,马路两旁也种上果树或风景树,整个会城卫生、美化、绿化发生显著变化。1958年,会城、五和二社获全省爱国卫生先进奖;会城镇镇长还出席全国除四害、讲卫生经验交流会,获国务院颁发的奖状。会城、五和二社的先进经验,对全县的爱国卫生运动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许多农村也仿效会城、五和的做法,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突击月运动,并由突击性逐步向经常化制度化转变,抓好卫生基本建设,如建公厕、修沟渠、搞环境绿化、改善各种卫生条件等,使农村在这一时期普遍出现干净卫生的新气象。此外,县委对改变农村村容村貌上也采取相应措施,如建房要凭图纸向所在地政府申请,建委协助农村做好统一规划,为鼓励群众将茅寮改建砖房,加速美化农村面貌,对改建茅寮房的农户,在建筑材料供应价格上给予优惠等。

1958年,全县掀起修筑公路热潮。当时,县委决定首先扩建棠下经江门至司前,全长50公里的主干公路,作为示范公路,推动全县的修路运动。县委第一书记党向民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后,从实际出发,决定在扩建公路的同时,组织沿路干部群众在公路两旁锹泥取土筑路开渠叠基,形成一路两渠两基,两渠既护路又方便农业水利排灌,两基可以种经济作物和果树,又是生产绿化地,也是公路绿化的景观。这个决定深受干部群众的拥护,沿线的各级干部群众纷纷参加修筑渠的行列,仅用半个月,就全面完成50公里长,25米宽,一路两渠的公路扩建工程任务。在这条主干公路扩建和绿化标准的示范推动下,全县各地也按照这个标准,全面开展公路绿化扩建工作,至1959年全县共修建、护建绿化公路147公里,同时也全面修整了乡村道路,使全县大小道路基本成为绿荫夹道,景观美丽。

以“四变”为愿景的增产竞赛运动的经验

“四变”口号的提出与实施,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成为县委、县政府团结和动员全县人民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的目标,经过短短几年的实践,不仅促进了新会农村面貌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且使新会的广大干部群众,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受到了锻炼,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虽然后来受“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而逐渐淡化“四变”的工作,但它对新会的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其效应和作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新会的工农业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四变”虽然重点以农业发展为中心,但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了,不但逐步改善农民生活,而且又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粮食和工业原料,为工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新会在1954年开始实施“四变”后,到1958年,全县农业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变化,粮食产量及农产品大幅增产,农业总产值从1953年的11454.65万元,增加至1958年的15006.96万元,增长31.01%。由于农业发展了,从而有力带动了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尤其以农业为主要原料的制糖工业、葵艺工业、粮油加工业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手扶拖拉机、刨床、电机、电风扇等工业相继建立起来。195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2397.19万元,到1958年,工业总产值增长149.93%为5991.34万元。商业工作由原来单纯销售商品,改变为支持农业,面向生产,开展废物利用,使废物变活宝,无用变有用,一用变多用。同时帮助农民建立了瓜子、莲子、茶叶、草菇等25个生产基地,帮助农业社开办了砖窑、陶瓷、肥料等27个工厂,帮助农民采用种、养、制、挖、捉、采6种办法开展多种经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商业工作由于成绩显著,19585月,党向民应邀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县的商业工作要成为农业生产的后勤部》的发言,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赞扬和肯定。毛主席为此曾作指示:“广东新会商、工业搞得好,可到那里开一次现场会议”。于是,中央于6月在新会县召开全国财政贸易工作现场会议,推广新会商业工作经验。在这一时期,由于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又较好地促进了工业发展,工业的发展又支持了农业的发展,新会的工、农、商业形成良好的循环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朱德、贺龙等专程来新会视察,对新会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予充分的肯定,周总理还为新会劳动大学、新会农械厂废物利用工作、棠下周郡农业社题名题词,新会的干部和群众从中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二是开创了城乡建设和绿化工作的新局面。建国初期,新会的城乡还是战痕累累,瓦砾遍地。1954年实施“四变”后,城乡建设和绿化工作得到重视,其中,会城镇建设发展速度较快,到1958年,全镇新建房屋345幢,面积162,965平方米。同时,新建扩建改建了电影院、人民医院、百货商店、中心大道、大礼堂、动物园、游泳池、儿童游乐场、工农业展览馆、博物馆、阅览室和许多座亭台楼阁,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不但城镇建设速度快,而且注意美化、绿化、洁化,做到了所有街道、公园绿树成荫,干净卫生,爱国卫生获国务院颁发的奖状。19587月,国家建筑工程部在青岛召开全国第一次城市规划座谈会,县长兼建委主任肖辉出席会议并介绍了经验。在会城镇建设的影响下,全县区、乡也仿效会城,重视和加快乡镇建设的步伐。到1961年,实现全县基本绿化荒山的目标,圭峰山因园林化成绩优异参加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获得国务院嘉奖。

三是锻炼和培养了大批领导干部。县委、县政府提出“四变”口号的同时,还着重提出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会,要培养大批能力很强的干部的要求。通过“四变”的实践,不仅促进全县工农业和城乡建设以及绿化等全面进步,更重要的是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能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干部。新中国建立后,领导干部面临的任务,是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无论是经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干部还是新中国建立后参加工作的干部,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都是缺乏经验的。县委、县政府提出“四变”口号,是既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所在,又具实践可行性和科学性的发展规划。在实施“四变”工作中,各级干部都能从中学会培育典型示范,现场总结推广,领导带头办点,带领各级落实的工作方法,有效地促进全县人民向“四变”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取得显著成效,而且培养了一批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干部,为新会后来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

(摘至2012年第二期《侨乡春秋》)

【关闭窗口】
手机网页端
主办单位:江门市档案馆 查档电话:0750-3272218 邮箱:jmsdag@jiangmen.gov.cn
技术支持:广东迪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EL:400-183-6868 FAX:0750-3973004
备案编号:粤ICP备14002492号  
 粤公网安备:44070302000670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