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档案馆二维码
见证侨乡儿女抗日救国的侨批
作者:李柏达     
发布时间:2015-04-07
[ 字号
]
转发至:

我是一名集邮爱好者,出于对侨批的钟爱,我收集侨批已经有二十多年了,经过辛勤的劳动,终于有所收获,2010年8月,我编组的五框邮集《广东五邑侨批》首次参加“2010广东省集邮展览”斩获大镀金奖,2012年,该邮集入选7月20日至22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的“呼和浩特2012第15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并获得镀金奖,这是台山市集邮协会成立30年来首次进军全国邮展,也江门市集邮协会自1991年首次参加全国邮展21年后再次进军全国邮展,实现历史性的突破。手捧金奖,侨批上记录着一曲曲侨乡儿女抗日救国英雄赞歌,令我难以忘怀。

位于台城通济桥头的台海旅店旧址。

src="./W020210129349923241610.jpg"src="./W020210129349923368234.jpg"

这是一封抗日战争期间从台山寄美国的回批信,封面贴孙中山像邮票6枚,邮资合计16.6元法币,盖红色“台山城西门墟通济路台海旅店”(民国时期是兼营侨批业务的机构。)章,1944年2月11日销台山邮局戳挂号寄出,由步差2月28日送至桂林,再经重庆,乘搭驼峰航线飞机,经过印度的加尔各答,盖上印度八角型2号检查戳,再经英军检查后乘英国海外航空运至尼日利亚之拉哥斯,经南美巴西转运抵美国迈阿密,4月25日到达美国纽约邮局,4月26日交到收信人手里,全程耗费74天时间。

src="./W020210129349923445126.jpg"

为何一封寄美国侨批信要耗费那么长的时间呢?原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攻香港,12月25日香港沦陷,五邑地区侨批进出口的最后一条生命线中断了;同年,台山两次沦陷,1943年又出现了大饥荒,侨乡民众陷入了苦难的深渊,据统计,台山在战时饿死了15万多人。汇路的中断,家乡的沦陷,让海外华侨心急如焚,他们成立了抗日救国团体,纷纷参加抗日救国运动。8年的抗战时间,全美洲华侨共捐款6900多万美元,而很多在美国的台山华侨,他们为了打通汇路,独自捐献了30余架飞机支援抗战。1941年8月11日,“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正式成立,由于该队在P—40战斗机身前用凶悍的虎鲨为标志,故名“飞虎队”;同年9月10日,第一批美国航空志愿队飞行员历尽艰辛从旧金山向中国、缅甸、印度战区挺进,这支实力强悍的队伍中,95%为美籍华裔。1941年12月8日,中国航空公司开辟重庆——昆明——腊戌——加尔各答国际航线,重新开通了美洲侨批进入侨乡的通道;1942年4月29日,日军攻占了缅甸腊戌,上述航线改为重庆——昆明——印度汀江——加尔各答国际航线,被世界航空史和军事史上称为“死亡航线”的空中战略运输线——“驼峰航线”。驼峰航线开辟后,许多美国华侨回国参加对日空战,据统计,二战期间曾在美国军队服务的华裔总共约有2万名,以台山人居多,其中从参加空军的台山籍飞行员有50多人。这些回国参战的华裔是怎样去参军的呢?史书上从来没有记载,我却从这封批信里找到答案,批信原文如下。

父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违别尊颜,时怀孺慕,惟愿慈躬清泰,所谋顺遂,生意兴隆,财源广足,慰下怀。家中各人均安好,勿劳锦念。去岁年尾,得接大人从中国银行付回壹万叁仟元及上次付回款项均已收妥,请勿遥念。昨孟信兄从美国寄回一信,内言及在外中国人抽签当兵,其中有戴洪哥中签去当兵,未知是否,乞大人寄信回家,俾一方面以安家中各人,一方面以释其妻女在家悬念之心,是为万幸,肃此敬请。

金安

男:飞熊叩禀                                                                 卅三年二月十二日(西)


 

由此信可知,美国华裔青年当时要求回国参战的热情高涨,在无法取舍的情况下,采取了抽签当兵的办法,来平衡大家求战心切心情。用抽签方式当兵,也开创了侨乡儿女抗日救国的新篇章,他们在对日空战中,作战英勇,不怕牺牲,沉重打击了日寇飞贼。据记载,抗战期间,中国空军飞行员34人共击落日机63架,其中台山籍飞行员黄新瑞、陈瑞钿、马庭槐、苏英祥、马国廉、伍国培、余平想等人共击落日机22架,另与僚机合作击落8架,合计30架,涌现了许多“空中飞将”“虎将”“女飞将”“空中英雄”,如陈瑞钿、黄新瑞、马俭进、李月英、黄桂燕等。坐落在广州的广东省航空纪念碑上,刻有255名广东航空英烈的名字,当中有79名是华侨子弟,其中台山籍就有31人。台山航空人才之多、贡献至大,在全国是首屈一指,被誉为“华侨航空之乡”。

“驼峰航线”自1942年5月至1945年9月历时3年零5个月时间,共坠毁飞机609架,平均每月15架,牺牲和失踪的飞行员1579人,成为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最悲壮的空运航线。飞虎英雄们的军旅生活如何,外界无人知晓,我却在一封飞虎队员写给台山老父亲侨信中找到。全信原文如下:

父亲大人膝下:

敬覆者,今天接到尊谕,详情明白,儿到达此地以来,幸赖一路平安,在处天气和暖,正是训练新兵良好之地,惜在处甚少见华人经营等项,是以有时亦觉无聊,在处每日教以军旅常识,约一个月训练,再迁别处实习三月方作完满,膳食三餐甚丰富,惟可惜肉类与牛奶短少,不及在所力之富有也。儿亦得悉名重兄因疾回大埠休养。对于担养费,儿亦擅妥,可惜要有证实结婚书方准。儿即寄信家中嘱家人将日前交姻纸寄来以并能否领收也,余无别禀,敬请

金安

儿 仕沂字上                                                                        三月七日

src="./W020210129349923541459.jpg"

 

这是一封抗战期间一位台山籍飞虎队员寄给远在家乡父亲的侨信,信笺上印有飞虎队的标志。

从信中可知,飞虎队队员初入伍训练时间为1个月,实习时间为3个月,队员们膳食不错,一般队员没有生活补助金,但已婚的队员可以凭结婚证明书领取家眷赡养费,可见部队里面管理比较严格。这封信揭开了飞虎队员军旅生活的真面目,实在难得。

或许是特别有缘,在抗战胜利六十多年后的今天,我收集到一封空难侨批,记下了侨乡儿女最悲壮的一幕。这是一封台山城“宝华行金银业”接驳的格式化侨批,1947年7月18日由纽约谭连福代理汇出,经香港接驳,8月4日寄到台城宝华行转交潮盛村谭灿良母亲收,批银2000元港币,全程耗时只16天。批单左侧写上一行字“此款係本村谭宗乐兄即福安兄因搭飞机失事殉难遗款”,由此可知,这位谭宗乐就是抗战时期飞机失事的死难者,抗战胜利后,香港这个五邑侨批交通枢纽恢复运转,汇路接通,他留在美国的遗产由同村兄弟谭连福寄回给家乡的遗孀。批单上简短的一行字,使读者心酸落泪,可歌可泣,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src="./W020210129349923646339.jpg"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邮品载历史,侨批谱英雄。一封封小小的侨批,载着海外华侨的血汗钱漂洋过海飞入侨乡,它记录了由“飞虎队”成员开辟的“驼峰航线”轨迹,记载了一曲台山华侨航空先烈们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故事,为中国航空史、邮政史和抗日民族战争史册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值得侨乡人民的光荣和自豪。我将永久地珍藏它,保护这珍贵的侨乡文化遗产,让“自立自强,爱国爱乡”的台山人精神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1、《广东台山华侨志》 2005年版

2、《台山县志》       1963年版   

3、《烽火中的海外飞鸿》         余耀强

4、《抗日战争时期之中国国际邮路》张永浩

 


 


 


【关闭窗口】
手机网页端
主办单位:江门市档案馆 查档电话:0750-3272218 邮箱:jmsdag@jiangmen.gov.cn
技术支持:广东迪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EL:400-183-6868 FAX:0750-3973004
备案编号:粤ICP备14002492号  
 粤公网安备:44070302000670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