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档案馆二维码
广东侨批的遗产价值
作者: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张国雄     
发布时间:2014-11-14
[ 字号
]
转发至:

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  张国雄

侨批是清代以来在广东、福建、海南、广西沿海侨乡出现的一种乡村文书,它是由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给家乡亲人的侨汇凭证和书信的结合体,所以乡村民众又俗称其为“银信”。根据现有的档案遗存,侨批最迟出现于十九世纪初期(清朝道光年间),直到1979年侨批业务归口中国银行管理,历时150多年。其中,以清末、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侨批为多。侨批又不是简单的华侨家庭书信,它更是侨乡百多年来与东南亚、美洲、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发生广泛联系的文献见证,是人类的一种集体记忆遗产。在全国的侨批中,广东侨批数量最多,由三大侨乡的侨批构成,潮汕侨乡和梅州侨乡约有10万封,五邑侨乡有4万余封,都保存完好。广东侨批还是全国侨批中类别最完整,内涵最丰富,最具有典型性的。

学术界对侨批的研究开展较早,成果比较丰富,有关侨汇、侨批业、侨政,以及侨汇与侨乡经济、侨汇与侨乡社会发展的关系所做的讨论最为突出。

2008年广东省提出要将侨批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进而争取申报“世界记忆工程”(世界遗产组成部分)以来,侨批的研究就有了更现实的意义。但是,从世界遗产的角度去揭示侨批的价值,对其进行遗产学的研究,目前尚未受到侨批研究和遗产研究领域专家们的关注。为此,本文拟以广东侨批为对象,初步分析这种记忆文献的遗产价值,以望引起学界对这些带有国际性的乡村文献的更多关注,期望有助于侨批研究的多样化,也使我国的遗产研究领域多一个新的研究对象。

一、广东侨批的结构特征

侨批,因海外移民而产生。广东沿海地区在清朝以前就有了向海外移民的传统,到“南洋”去开展贸易和谋生是其主要的出洋方向,有的留番不归成为海外移民。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广东被迫开放,随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金矿的陆续发现,广东沿海民众形成了出洋潮,父子同行、兄弟携手、邻里相助,青壮年男人纷纷走出乡村闯世界,美洲、大洋洲也吸引了这些闯世界者的目光,很多人长期留居在当地。

这些出洋谋生的民众,都抱着到海外挣钱养家糊口的美好心愿。“爸爸去金山,平安多寄银。有钱快快寄,全家靠着你。”(台山侨乡民谣)这样的侨乡民谣表达了家乡亲人对他们的期盼和祝福。有侨就自然会出现家书。在19世纪鸦片战争以前,一些滞留在南洋的移民就委托回国的同宗、同籍的乡亲给家乡的亲人带回书信和银两,有的可能只是口信和银两,有的可能有信而无银,因为那时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潮。随着19世纪中期海外移

民的增多,尤其是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签定后海外移民与家乡联系的“合法”化,回乡的书信和接济家乡亲人生活的银开始大量流回沿海乡村,逐渐形成了“银信合封”的独特家书。

民国《潮州志》实业志六·商业志记载:

“潮州地狭民稠,出洋谋生者至众,居留遍及暹罗、越南、马来亚群岛、爪哇苏门答蜡等处,其家书汇款向赖业侨批者为之传递,手续简单而快捷稳固。……潮州对外交通远肇唐宋,昔年帆船一往复,辄须经岁。华侨信款率寄于常川来往水客,其信函俗名曰批,今虽改称曰信,但侨民信款常相联寄,合信款而言,仍称为批。”

因随信的银是“侨民”寄回的钱(“侨汇”),信被称为“批”1,于是就有了“侨批”的概念。在广东的五邑侨乡,这种文献叫“银信”,笔者以为“银信”的称呼更生动直接地揭示了这种文献的内容和性质。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广东侨批成为了一种数量庞大、涉及千万侨乡家庭和数千万海外移民、侨眷生活的非常珍贵的民间文献遗产。

对这种民间文献,我们似可从空间、传送方式、侨批要件多个角度来考察其结构特征。

1.侨批寄出地

现存的14万件广东侨批是从世界各地寄回的,最主要的是两大地区,一是东南亚,二是北美洲。

东南亚是广东海外移民最早、数量最多的地区,因而侨批的数量也最多。这些侨批主要从今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柬甫寨、老挝、缅甸、菲律宾等国家寄出,新加坡是最早成规模的寄出地。大致在19世纪30年代东南亚寄出的侨批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规模,作为东南亚专营潮帮侨批的机构的先后出现就证明了这一点。1835年最早的潮帮批信局——致成批局在新加坡成立,1852年泰国最早的潮帮批信局——万成顺银信局成立,1885年马来亚最早的潮帮批信局——蔡福成信局成立……2。东南亚寄回的侨批数量最多,但是单件侨批的“银”则数额小,多为十元至几十元。

北美洲是广东华侨的第二大分布地,广东华侨大规模进入美国、加拿大是在19世纪50年代中期,而侨批形成规模大致是在19世纪60年代的清朝同治年间。据清朝光绪《宁阳存牍》记载:“宁阳(既台山)地本瘠苦,风俗俭朴。同治以来,出洋日多,获赀而回。营建房屋,焕然一新;服御饮食,专向华美;婚嫁之事,尤斗糜夸奢,风气大变。”光绪时期人所写,距同治不远,应当可信。台山华侨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同治以来,出洋日多,获赀而回”,正是北美大量银信产生的真实记录。在北美洲的侨批寄出地,最早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三藩市形成规模,这从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收藏的3万多件银信的寄出地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现象。北美洲寄回的侨批总量在广东侨批中虽然居第二位,但是单件侨批“银”的数额一般都在百元以上,所以北美洲寄回的侨汇数量是最大的。

第三大侨批寄出地,是澳大利亚。19世纪50年澳大利亚发现金矿后,以五邑侨乡为主的广东沿海民众陆续迁移而去,参加到淘金的潮流中,广东移民称澳大利亚为“新金山”。在19世纪后期侨批开始从那里寄出。

第四大侨批寄出地是南美洲,以古巴、秘鲁为多。南美洲寄回的侨批不仅数量最少,而且单件侨批的“银”也不多。

2.侨批寄入地

广东侨批从寄入地考察,集中在潮汕、五邑和梅州三大侨乡,各有特点。

寄入侨批数量最多的是潮汕侨乡,最少的是梅州侨乡。这两大侨乡的共同点是,它们的侨批绝大部分是来自东南亚,东南亚以外寄入的侨批较少。由东南亚寄回的侨批最早集中在汕头进入,由汕头分传到两大侨乡的千村万户。1882年汕头就有12家批信局经营着潮汕侨乡、梅州侨乡来自东南亚的银信业务。潮州大致在20世纪初期出现了经营东南亚侨批的批信局,一些梅州侨乡的侨批也通过这里传送而入。目前,汕头保存的10万件侨批中3,就有部分是梅州的侨批。

五邑侨乡是广东第二大侨批寄入地,它的侨批来源地比潮汕侨乡、梅州侨乡更多元,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其次是澳大利亚,再次是东南亚的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南美洲的古巴、秘鲁。目前,五邑侨乡发现的4万多件侨批中4,大部分是来自美国和加拿大。

3.侨批传送方式

三大侨乡不仅各自接收着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侨批,而且经营侨批流转的主体和方式也小有不同。

最初,不论是东南亚,还是北美洲、大洋洲的侨批一般都是委托回乡的老实可靠的乡亲带回的。随着寄回家乡的银信数量大增,这种随机性的传送显然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出现了专门为华侨传带银信的职业经营者——“水客”。

这种职业性经营者的出现,在东南亚,推动了侨批业的产生,一些水客和商人开始在固定的地点成立专门经营批信的机构——批信局。批信局主要接受、分发侨批,他们在海外从华侨手中接受侨汇和书信,批局通过银庄(或银行)与他们在汕头、潮州和梅州的联号建立起业务联系,书信则通过水客或邮政传送回汕头、潮州、梅州的联号。联号再派出批脚将银和信分送到侨眷手中。

美洲、大洋洲侨批的流转也发生了由水客向专营机构的转变,在形式上比潮汕、梅州侨乡稍复杂些。首先,19世纪末期在美洲、大洋洲的唐人街出现了一些“金山庄”,有的专营。多是兼营,接收银信是其重要的业务之一。这些金山庄后来在香港、广州和五邑侨乡的县城和集镇陆续设立了自己的联号(金庄、银号)。它们在侨居地接收到华侨的银信后,侨汇通过银行转到香港或广州,再转汇入五邑侨乡的县、镇(台山、开平等县的县城和集镇当时都有中国银行的办事机构);书信则多通过邮政寄到香港,由香港的联号再寄回到县、镇联号。联号通过自己的“水客”将来自海外的银信传送到侨眷手中。香港有的金庄银号是依靠自己的水客将银信带回台山、开平等地,往返于香港和五邑侨乡的水客常见于每天行驶在西江的轮船上。到了20世纪30年代,一些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华侨自己直接到银行去办理汇款,将支票(昃纸)和书信同封通过邮局直接寄回到五邑侨乡侨眷手中,也有的华侨是在银行办理汇票后,与书信一起装入信封交付给金山庄寄回。收到后两种侨汇的侨眷可以拿着支票到自己熟悉信任的金庄、银号办理委托兑换手续,获得现金。

4.侨批要件

侨批的本体是由银和信两部分组成,合封寄回。其“银”初期是现金交付给批信局、金山庄,侨眷也是直接获取到现金。很多华侨将银的数额直接写在信封正面,里面的信也会记录下数额、分配和用途。后来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一些华侨所寄的“银”则是支票(昃纸)而不是现金了。

除了银、信本体之外,广东侨批从档案文献遗产角度考察,当还包括一些相关的附件。即批信局、金庄、银号的往来帐册和发出的侨汇通知单和货单,以及与这些金庄、银号有关的政府管理文献。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筹备办公室就收藏有清朝光绪年间一些经营银信的金庄银号的帐册,非常珍贵。还收藏了一本民国时期台山县台城镇所有金庄、银号的印鉴登记薄,里面不仅有印鉴登记,还有这些金庄、银号的详细地址记录,对研究广东侨批的管理保留了丰富的历史信息。目前,广东侨批的这类附件在五邑侨乡保存最多,类别丰富,是研究银信的珍贵文献资料。五邑侨乡台山县西宁市是近代形成的“金融街”,至今金庄银号集中的三条街道依然完整地原貌保存着,很多铺号还清晰可见,这些街区也是研究广东侨批的主要构件。

二、广东侨批的遗产属性

根据对广东侨批结构特征的考察,它的记忆遗产属性似乎可以做如下的概括。

1.民间性

广东侨批首先是一种纯民间的文献遗产,具有民间属性,这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书信的书写者和接收阅读者绝大多数是草根阶层的普通民众,它不是名人书信文献。海外的华侨在出国前多是中国传统社会底层的农民,在侨居地也多是以打工谋生的普通劳动者;而接受银信的侨眷则是依然生活在乡村的群众。第二、侨批的传送不论东南亚还是美洲、大洋洲虽然在一些环节上都利用了国家层面现代的金融和邮政渠道,但是在海外的接收和侨乡的分送还主要是民间的专营或兼营的组织完成的。批信局、金山庄发挥着民间的金融和邮政功能。第三、侨批收藏在乡村里的千家万户,是私人财产的一部分。第四、侨批书信里有大量对侨居国(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历史、现状的记载,这都是华侨们以民间眼光观察的结果,带有社会底层认识的痕迹。五、侨批的主要内容还是以家庭琐事为主,油盐酱醋、饮食起居。

2.国际性:

广东侨批来自海外,寄出地涉及到亚洲、美洲、大洋洲,是中国广东与侨民所在国家(地区)联系的纽带和见证。侨批的“银”因而包含了多国多地区的货币,在银信封面和书信中提到最多的不仅有中国的银元(大洋)、国币,还有美金、英磅、港币。有的是寄回荷兰盾、澳币、加拿大元等,广东侨批记录了世界主要货币流向中国广东乡村的情形。更重要的是,侨批的“信”中有大量的关于侨居国(地)情况的描述,比如该国的移民政策、历史、文化、社会等等内容,当然更少不了海外华侨生活景况的汇报和对家乡亲人思念、叮嘱、期盼的表达。银信封的邮戳也包含了极其难得的国际间邮政往来的丰富信息。可见广东侨批不仅仅反映了海外华侨的集体意愿,更是保留了百多年来华侨主要分布的国家(地区)的历史变迁的一些侧面,它既是华侨历史的记录,也是世界历史的珍贵文献。

3.系统性

广东侨批多以核心家庭为单位保存,这些家庭接收的海外书信往往连续了十多年,有的达40年之久;这些书信有的以核心人物为主并涉及到家族其他人员的情况。比如五邑侨乡开平荻海镇在美国的华侨余秋章给儿子余雁中寄回的银信,就起于19174月止于193411月,长达17年,共232封,父子俩通信平均每月一封。此外还保存有在此期间,叔叔余稳章从美国给余雁中的批信43封,叔叔余景章寄回给余雁中的批信285。潮汕侨乡潮安东凤镇的陈宏烈和4个儿子,先后出洋到新加坡谋生,一直寄批回家,在已征集的560多封侨批中,最早为1912年,最晚到1958年,46年间也基本上每月一封6。可见,广东侨批不是有关某个华侨家庭的几封某年某月的单独书信,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连贯的书信长卷,在时间上具有历史性,成系统。不仅如此,在余秋章父子的侨批文献里,除了大量的批信外,还有家庭进支薄,详细记录了侨汇和日常开支的情况,以及香港和开平荻海、新昌一些与余家有稳定关系的金庄、商号发给余家的侨汇通知单、货单等等。这些文献是侨批传送转接、使用情况的记录,与余家的批信形成为一个整体。

三、广东侨批的遗产价值

广东侨批做为一种纸质文献,它是中国民间传统书信的延续,保留了传统书信的撰写格式,符合传统书信的基本内容要求。同时,由于它是百多年来因为海外移民而产生的一种书信文献,又决定了它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出现的有别于中国民间传统书信的变化。如果说民间传统书信是中国本土文化的载体,那么广东侨批就是具有世界文化背景的人类记忆。

1.广东侨批是国际移民文化的独特见证

广东自唐宋以来,就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带重要的海外移民输出地,1840年鸦片战争使封闭的国门被迫打开后,广东的海外移民汇入了国际移民大潮,不论是向东南亚还是向美洲、大洋洲的移民,与欧洲伴随殖民主义的扩张和美国、加拿大新边疆开发而引发的向这些地区的移民一道,组成了19世纪国际移民的洪流。就象所有的国际移民一样,广东籍的海外华侨是带着为改善家乡亲人生活的美好理想而踏上征途的,他们与家乡亲人的联系明确着自己在海外奋斗的目标,也给海外游子带来心灵的慰籍。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使华侨对故土有更深的眷恋,回乡买地、建房、娶老婆,直观地彰现了他们有别其他国际移民的特殊性。广东侨批伴随海外移民的出现而产生,又伴随海外移民规模的扩大而发展,重点记录了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所参与的国际移民运动的发展历程。

作为华侨的私人书信,它承载着向家乡亲人汇报近况的任务,多随所见所闻所想而写,除了不想让亲人担心的考虑而对个人生活状况可能有报喜不报忧之处,一般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看见的情况。与官方文献的概括性、抽象性不同,侨批的内容比较微观、详细、具体,心情的流露比较真切。在一些新出洋的华侨的书信中,有对出洋路途中的旅程站点、异国风情、入境经历、初到华侨社区的感受等方面的详细描述。而在老华侨的书信中,有更多的对侨居国(地)就业情况、移民政策、经济形势、政治事件、侨社近况的叙述,以及自己在华侨社区内外的真实生活感受,更少不了每信必提的家庭和睦、恭顺孝敬的叮嘱。14万件广东侨批系统、真实、多侧面地展现出千百万海外移民的生活画卷,记载了亚洲、美洲、大洋洲不同国家(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法律以及移民政策的变迁。其文献记录意义与中外官方文献形成互补,对国际移民文化发展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难得的是,广东侨批这样的华侨文献得以如此大量、系统地保存,在中外移民史中是极其罕见的。

2.广东侨批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国际移民不仅是跨国的人口流动现象,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国际移民也势必引发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千百万广东籍华侨就是外来文化的传播者,批信则是实现传播的重要渠道。

很多广东籍华侨在寄给家乡的书信中,会描述他们在侨居地的见闻,外国人的生活习惯、行为观念、社会组织方式以及建筑式样,这些都往往带给家乡亲人新奇惊讶的感受。有的华侨要求妻子一定要督促孩子上学,女孩子也不例外,因为外国的孩子不论男女都是要读书上学的;有的华侨提醒妻子不要早早就给女儿找婆家,可以让她先多读书,自己找喜欢的人,外国的年轻人是自由恋爱的;有的华侨对寄钱回来修建的房屋提出要参照外国某某式样建筑,或者将设计的图纸一同寄回来给家人参考;有的华侨对新村建设和成村后的管理提出意见,强调各户的权利和义务,村务应该公开、公平……国外的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就这样传回了华侨的故乡,影响着家乡亲人的生活。

通过批信传回来的外国文化,是华侨接触、感受、认识、理解了侨居地文化之后,自发、主动地传回国内的,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文化教育程度决定其对侨居地文化的关注点肯定与留学生、技术人员、行政官员不同,带有草根阶层的视角,更贴近平民生活的需要,因而很容易被侨乡民众所接受。自十九世纪以来,广东侨乡民众就是这样生活在中外文化、新旧文化相互碰撞与共生、融合的状态之中,价值取向既因循传统,又对外开放。华侨通过批信方式成为推动侨乡社会转变的主要力量,他们积极传播西方文化作为乡村发展的动力,努力去突破明清以来传统文化形成的保守、封闭状态,促使侨乡民众将目光投向世界,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因素。

19世纪以来的中外文化交流是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影响最为深远、最为深刻的一次文化浪潮,是一次以西方文化大幅度进入中国为特征的世界性文化交流。海外华侨对这一文化大交流的实现功不可磨,是他们将外来文化传播到中国东南沿海广大的侨乡,促使乡村民众参与到这场中外文化交流的实践中来,因而在近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带有更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广东侨批作为外来文化在侨乡传播的主渠道,真实地记录了中外官方文献中非常缺乏的有关外来文化的内容、方式、传播主体的态度与选择等等重要的历史信息,因而具有独特的文献遗产价值。

    3.广东侨批是世界记忆遗产的历史珍品

广东侨批是纸介质的历史文献,具有尺度极高的真实性。这表现为广东侨批使用的材料(纸、笔、墨)及其书写格式、书法艺术,都原生性地保留了中国传统书信的风貌,具有原真的特征。广东侨批的真实性还表现为其书信内容的真实,华侨对侨居地政治、社会、文化、法律以及华侨社区环境的记述,都是以他们个人眼光的观察,带有作为一个来自不同文化的底层移民的认识,因为受众是自己最可信的亲朋,因此多是直书胸臆,少有官方文献刻意的隐晦曲笔,大量的书信就组成了侨居地的历史画卷。广东侨批因其生态的真实和记录的真实,在世界历史记忆文献中就具有了不可替代的唯一性。

广东侨批的真实性是以完整性为前提的,正是它数量庞大、国际地域广阔、类别丰富、时间跨度长、人物关系明晰等实体证据和历史证据充分的完整性,才真实地保留了大量的历史记忆信息,使广东侨批体现出19世纪以来海外华侨群体记忆和中外文化交流原真的整体风貌。

作为人类私人书信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代表,广东侨批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国际移民是一种普遍的世界现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迁移到最适宜自己生存的侨居地,各个国际移民群体带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组成了各有特点的社区,他们与侨居地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群体和家乡亲友的联系、交流方式也深受自身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心理和行为,不同文化特点的国际移民的私人书信就真实地记录和展现了国际移民文化的多样性。在现有的国际移民书信中,广东侨批最典型地保存了这一文化的多样性,理当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记忆遗产。

当人类文化进入到数字化记忆的时代,各种信息的产生、传播、使用、保存都越来越多地不受时间、地点、文化或样式的限制而采用数字化形式,面对猛烈的数字化记忆方式的冲击,传统书信所展现的记忆方式的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就显得更加珍贵了,具有了更加长久的价值和意义。如何在数字化的时代保存好广东侨批这样的人类历史记忆文献,而不让其损毁、消失,演变为失去的记忆,这是全人类共同的重要责任。

因此,广东侨批作为人类记忆完整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长久价值,决定它具有世界意义,理当受到全人类的尊重而获得永续的保护。

 

 

注释:

1)“批”是闽南话对信的称呼。民国《潮州志》实业志六·商业志“侨批”条:“潮闽语言同源,闽南至今仍以批称书函”。

2)王纬中等著《潮汕侨批简史》(潮汕文库,2007)第二章地二节。

3)潮汕侨乡和梅州侨乡的10万件侨批目前保存在汕头,4万件在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6万件在私人收藏者手中。

4)五邑侨乡的4万多件侨批已经被政府收藏,主要保存在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筹备办公室和开平市开平碉楼研究所

5)笔者于20068月在开平市三埠荻海购得,收藏。

6王纬中等著《潮汕侨批简史》(潮汕文库,2007)第六章。

【关闭窗口】
手机网页端
主办单位:江门市档案馆 查档电话:0750-3272218 邮箱:jmsdag@jiangmen.gov.cn
技术支持:广东迪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TEL:400-183-6868 FAX:0750-3973004
备案编号:粤ICP备14002492号  
 粤公网安备:44070302000670 地图导航